墨问西东·清明上海聚会
清明节温和的春风和阳光,对于上海来说,或许是一种罕见到奢侈的好天气,而这对于刚搬到上海一年余的我来说,是一种刚刚踩在点上的好运。
差不多一年前,我从北京搬到上海后,首当其冲遭遇了封城。在那期间某个压抑的夜晚,微信推送了池建强老师的视频号直播。池老师说,自己从极客时间离开,要开始自己创业了,想要做一个具有鲜活人文气息的互联网。没过多久,池老师开始卖星球,我便从此和墨问西东结缘,转眼到了现在,刚好一年。因为池老师星球和群里都是一些有意思的人,所以我对这次线下聚会格外期待,相信到场的其他朋友也有类似的心态。
起初考虑到当天有可能下雨,上海场选择在室内举行一次茶话会,这一点有别于同一天全国其他地区的户外场。活动当日,到场的朋友都能沐浴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光中,这让大家在讨论一些切合时代的话题时感受到些许轻松明快。
这次茶话会,一下午时间分为上下两场,每一场大家随机或自由分组,可以讨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每场结束后每组会选出一位代表,和大家分享一下刚刚讨论的内容和心得。我认为,在完成最初的互相自我介绍后,上下两场自由讨论,是一种更温和、更有深度的小范围破冰。
在这次活动中,我既是参与者,也是摄影师,这让我拥有了参与者和观察者两重视角。我不仅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记录活动的精彩瞬间,更能透过每个人的特点观察到一些时代的精神状态。
这次大家讨论到的话题,包含工作、就业、创业、婚恋、理财、读书、旅行等各个方面,有人提出自己的焦虑与恐惧,也有人能用高屋建瓴的系统性方法解构焦虑现象之下的社会运行原理,还有人分享出自己用行动克服内心恐惧的经验——用实际行动来面对真实的自己。大家的困惑很具体,经历很丰富,发言都很精彩。
回到时代的精神状态,尽管活动的参与者不足以代表整个社会,但每一个参与者都面对着共同的社会问题:在新冠三年、互联网进入存量模式、内需不起、外需不振的当下,自己要何去何从?作为一个观察者,我想这个问题既不会有现成答案,也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愿意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解答这些困惑的正确方向。正所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感谢墨问西东牵头主办了这次活动,感谢阿龙、阿莱、Mike三位志愿者前后操办了场地和物资,也感谢每一位分享自己困惑、见解、经历的朋友。期待再次相聚!